訪談嘉賓
  羅偉其 省教育廳廳長
  黃寧生 省科技廳廳長
  林應武 省人社廳廳長
  我省堅持開放性的人才政策,面向世界,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2013年底,全省從事研發人員達63萬人,人才規模位居全國第一。近日,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省科技廳廳長黃寧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林應武接受南方日報專訪,就我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說體會、談舉措。他們認為,廣東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建設“人才高地”,就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營造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創造人才發展“制度紅利”,形成吸引人才的核心競爭力。
  ●南方日報記者 周志坤
  1
  人才現狀
  人才規模雖居全國第一
  高層次人才總量卻不足
  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創新型國家和地區無一不是把創新人才建設置於區域發展優先位置。目前,我省正處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爬坡越坎階段。我省的人才引領支撐情況如何?
  羅偉其:一流的人才,必須要有一流的教育。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通過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大力提升人口素質,全省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突破10年。2013年,全省各級各類教育在校學生數達2262.8萬人,普通本專科畢業生41.2萬人,研究生畢業生2.4萬人,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5.97%和30.51%。
  黃寧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在全國首開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先河,近幾年省財政已投入22億元引進了91個創新科研團隊,匯聚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發達國家院士在內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700餘名;實施揚帆計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引進12個支撐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團隊;深化“兩部三院”產學研合作和國際科技合作,柔性引才,派駐企業科技特派員,建設了一批創新聯盟、院士工作站、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究院等重大平臺和國際合作園區,加速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有效解決了一批廣東區域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截至2013年底,全省從事研發人員達63萬人,人才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林應武:目前,全省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456萬人,技能人才達952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28.7萬,高技能人才240萬。特別是,近年來,我們圍繞吸引培養更多的拔尖創新人才,實施了一批重大人才工程,先後評選出“南粵百傑”44名、“領軍人才”69名,“外專千人計劃”11名。目前在粵院士3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0人、國務院特貼人員5060人。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的人才隊伍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總量不足,高層次人才僅占專業技術人才的6.3%,高技能人才僅占技能勞動者的25.2%。
  2
  對外開放
  加強與美國歐盟以色列合作
  吸引具有港澳職業資格人才
  問: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5月舉行的外國專家座談會上強調,“一個國家對外開放,必須首先推進人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人才的對外開放”。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在貫徹人才的對外開放方面有什麼新舉措、新設想?
  羅偉其:從2004年開始,我省設立高校人才引進專項資金,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於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目前,已從海內外先後引進學科帶頭人300多名、有發展潛力的學術骨幹2000多名。今後,我們要繼續堅持外部引進與自主培養並重,著力打造一批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學科專業領軍人才和學術骨幹,培養一批活躍在國際學術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的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積極引入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鼓勵和支持世界知名大學來廣東合作舉辦獨立設置的高等學校。
  黃寧生:我們要實施國際科技合作提升行動計劃,重點加強與美國、歐盟、以色列等創新型國家或地區的合作,建立國際產學研創新聯盟。深化粵港澳科技合作,深入推進粵港科技創新走廊、深港創新圈建設,設立面向香港的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林應武:近年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我省連續6年赴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招聘高層次人才,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留創園,充分發揮廣州“留交會”、深圳“高交會”、佛山“博交會”等平臺作用,全省共引進海外人才3.1萬人,其中留學回國人員2.7萬人,每年來粵工作的外國專家達12萬人次。我們要堅持引進國外人才和智力的戰略方針,繼續赴海外招聘優秀高層次人才,大力打造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建立更加開放、更加國際化、更具廣東特色的博士後制度,探索推進“南粵博士後國際菁英計劃”。實現靶向引才,引進高端緊缺急需人才。積極推進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建設,探索粵港澳職業資格互認,吸引具有港澳職業資格的各類人才來粵工作。
  3
  制度改革
  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
  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我省對於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有什麼新舉措、新設想?
  羅偉其: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創新育人模式、促進教育公平、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深化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為重點,扎實推進教育“創強爭先建高地”,加快形成與“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相適應的教育改革發展體制機制,到2018年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特別是創建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深化產教融合辦學模式改革,培養大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以高等教育“創新強校工程”為統攬,深化協同育人,培養服務、支撐、引領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高層次人才。
  黃寧生:當前廣東正處於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折的關鍵點上,省委、省政府瞄準重大戰略機遇,近期發佈《關於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定》,對全省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新部署。我們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努力創造人才發展的“制度紅利”。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努力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的市場環境。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著力培養引進我省高層次科技人才的主力軍和先鋒隊。提升源頭創新能力,為全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構建多主體協同創新機制,加快構建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
  林應武:實踐證明,人才競爭核心是制度設計,關鍵是環境營造。改革開放之初,我省就率先打破計劃經濟人事管理制度的束縛,一時間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人才到廣東”的局面。近年來,我們大力破除人才發展的體制壁壘和機制障礙,實施了一系列創新性的人才改革措施,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比如,在全國率先開展工業設計職業資格制度試點,拓展了新業態人才的職業發展空間;積極開展技能人才企業自主評價試點和職稱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率先出台博士後促進自主創新實施意見,優秀民營企業博士後工作站成為助推企業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角;率先在全國建立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機制和全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技能人才成為廣東製造走向世界的中堅力量;率先建立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18個部門24項服務,一次性受理、一攬子服務、一站式辦結;等等。下一步,我們要積極創新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和激勵保障機制,推動人才管理從傳統的行政管控向人才資源綜合開發轉變,從服務國有經濟向服務全社會轉變,為人才脫穎而出和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環境。  (原標題:努力創造人才發展“制度紅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x18dxyl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